您好,欢迎访问半岛·体育官网!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半岛·体育工业园88号

咨询热线:

400-123-4567

13800000000

“白叶一号”入川七年了“感恩苗”长出“数字大脑”半岛·体育

发布时间:2025-07-04 01:20:35人气:

  半岛·体育7月1日,广元市青川县蒿溪回族乡地坪村“杭州—广元茶叶综合示范产业项目”里,加工车间机械轰鸣,正在炒制夏秋茶叶。去年底,地坪村引进外地茶企,开发夏秋茶,延长茶产业链条,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该村110余亩“白叶一号”基地也包含在其中,将随着今年的夏秋茶,销售到国外。

  7月1日,地坪村“杭州—广元茶叶综合示范产业项目”里,工人正在摊晾新采摘的茶叶。张敏 摄

  蒿溪回族乡党委副书记陈明剑告诉记者,由企业统一管护采摘、制作、售卖夏秋茶,地坪村每亩茶园可增收1000多元。

  2018年,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写信,汇报村里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并提出愿意捐赠1500万株茶苗(“白叶一号”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同年7月4日,“浙江省安吉县黄杜村向贫困村捐赠白茶苗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青川县成为四川省唯一的受捐县。

  7年来,在浙江和青川的共同努力下,“白叶一号”在青川扎稳了根,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群众奔富的“致富茶”。目前,青川县共建成“白叶一号”标准化种植基地7075.5亩,预计在2028年前后,全面进入丰产期,每年鲜叶产量可达70万斤、产值可达2.8亿元,带动基地村7900户农户,户均年增收约9000元。

  7月1日,艳阳高照,青川县木鱼镇红旗社区“白叶一号”基地里,刚被修剪的茶树仅有约30厘米高,高温下,叶片略有卷曲。

  “空气温度35℃,土壤湿度29%,需要浇水。”青川县鼎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李成点开手机上的“青川茶智”,查看了当天茶园的温度和土壤墒情后,作出判断。

  2022年3月,浙江安吉捐赠的“白叶一号”茶苗落户红旗社区,建成标准化基地101亩,采用公司托管的形式,全部托管给了鼎源茶业公司开展日常管护和经营。

  “平时管护很轻松,不需要经常来盯着。”李成说,“青川茶智”平台系统配备了温度、风、土壤墒情等监测系统,一旦有异常,浙江和青川的专家都能随时调看半岛·体育。如发现问题,将通过系统派单给所属地块的茶农,提醒他们及时处理。

  “以前靠人工灌溉,整个茶园管护一次要100多个工时,花费上万元半岛·体育,通过‘青川茶智’一体化浇水施肥,一个人一天就可以完成灌溉任务,水、电、人工等花费不超过200元,大大节约了成本。”木鱼镇副镇长王林算起经济账,“2024年,该茶园首次试采鲜叶800斤,在‘青川茶智’的帮助下,今年鲜叶产量增长到1200斤。”

  青川县木鱼镇红旗社区“白叶一号”基地里,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正在浇水。青川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过去管护全靠脚底板,现在茶园长了‘数字大脑’,茶园农活少了,茶农更愿意种茶了。”青川县茶产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马浩强介绍,“白叶一号”数字驾驶舱由西湖帮扶工作队于2021年在地坪村启动建设,2023年4月陆续投运。

  该平台集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技术于一体,配套了气象观测站、土壤墒情传感器等,可以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土壤氮磷钾等10类生产数据,形成茶园“数字孪生”模型,帮助茶叶专家和茶农判断茶园情况。

  截至目前,青川县已建成数字化茶园2467亩,实现了对“白叶一号”的精准管理。

  山下,偌大的白龙湖在太阳照射下,波光粼粼。山腰,一垄垄茶树被修剪得整整齐齐,好似条条绿丝绦。茶园上方“浙川共建白叶一号茶叶产业基地”的字样格外引人注目,提醒人们沙州镇青坪村到了。

  7年前,首批由黄杜村捐赠的“白叶一号”茶苗落户在此。7年来,依托“白叶一号”,青坪村走上了致富路。今年全村1354亩“白叶一号”总产值超600万元,曾经的“清贫村”已经变成了富裕村。

  依托“白叶一号”,村民采茶,现场结工资,在家门口也能挣到不错的收入。 青川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今年我家光靠‘白叶一号’鲜叶和加工的干茶销售就挣了10多万元。”村民强锡香乐呵呵地说。为了感谢浙江的帮助半岛·体育,5月底,她还到杭州半岛·体育,向浙江的亲人们、安吉县黄杜村的乡亲们送上了感谢信。

  2021年,青川县探索“返租倒包”经营模式,强锡香主动承包200亩茶园。家门口就业让她既照顾了家庭,又挣了钱。现在,她还担任了广元市青川县湖广白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青川产的‘白叶一号’内含物丰富,在市场上十分走俏。”马浩强介绍,以“白叶一号”创建的品牌“青川白茶”已斩获6项国际大奖,品牌价值突破2亿元。

  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村民加入“白叶一号”产业。“最近两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村民内驱力更强了,回来的年轻人也多了。”沙州镇副镇长张一说。

  今年,青坪村30岁的村民宋杰回家干起了茶叶收购,不光卖自己家的茶叶,还帮助村民销售,“我跑得勤,在家干了2个月,挣了约6万元。”

  大学刚毕业的村民强锡华则与人合伙一起盘下了镇上一处闲置茶叶加工厂,准备开展茶叶加工。“‘白叶一号’扎根后,村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浙江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把茶叶发展好。”强锡华说。

  扎根7年,“白叶一号”的产业链越来越长。现在,“白叶一号”基地已经被纳入了全镇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计划。在沙州镇井田坝大桥桥头,一座农文旅融合综合体正拔地而起。建成后,这里将配套茶叶科普教育、茶叶生产、农特产品销售、游客体验等业态。同时,当地还瞄准“网红经济”,准备邀请当地网络达人,以直播的形式,吸引游客,拓宽茶叶销路。

  本地茶企也在积极探索。“一是做好明前精品茶,保障‘白叶一号’的好口碑;二是利用好明后茶,制作价格更实惠的茶叶,扩大销售面;三是走好茶旅融合路线。”李成说。依托省外多个销售网点,李成开始试水接待游客和研学团队,今年上半年已接待游客1000余人,综合收入超10万元。

  今年,在浙江的帮助下半岛·体育,青川县研发了“白叶一号”新茶饮,还计划引进冻干茶生产线,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随着更多“白叶一号”进入盛产期,“白叶一号+”的新探索将在青川次第推开。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