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BOB官方网站已开始一天的劳作,他们的身影在朦胧中时隐时现,仿佛一幅充满生机的田园画卷。月,桑植县正以独特的姿态,奏响着秋日的乐章,既有收获的满足,又有对未来播种的期待 。
在桑植县,像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已有10余万人靠这项产业脱贫致富。近年来,该县锚定“三叶两材”产业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激活动能、绿色生产筑牢根基、三产融合拓展空间,让绿水青山持续产出“金山银山”。
“以前种萝卜凭经验,现在按‘硒标准’来!”在八大公山镇蹇家坡村出口蔬菜示范基地,技术员李樾正指导农户调整种植密度。她手里的《富硒蔬菜种植手册》,是黑龙江富硒农业专家联点指导的成果。依托武陵山区富硒带优势,桑植县引进专家团队定制种植方案,让蔬菜硒含量远超行业标准,硒含量达0.224mg/kg。桑植萝卜、娃娃菜等成了东南亚市场的香饽饽。2025年已有1万吨订单,预计创外汇4000万元。
这只是桑植科技兴农的缩影。该县坚持因地制宜创新种植模式,7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像科技灯塔,辐射带动轮作、间作套种、稻田养鱼等技术落地。在竹叶坪乡中坪村半岛·BOB官方网站,100多亩玉米与中药材白芨套种亩产增收6000元以上。在芙蓉桥白族乡上坪村,恩庆家庭农场种养一体化的100多头牛,牛粪变有机肥反哺100多亩玉米提质增效半岛·BOB官方网站。
更值得关注的是种质资源的活态传承。在官地坪镇畜禽良种繁育中心,马头黑山羊正悠闲啃食牧草,这个被列入省级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品种,已发展出稳定的黑色个体品系。利福塔镇张家界白羽乌鸡养殖场里,工作人员正记录雏鸡生长数据,这个全国普查发现的新品种,已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认证。“我们正加快保种场建设,计划3年内建成省级种质资源保护示范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钟吉锋介绍,湘西黄牛提纯复壮项目也在推进,让老品种焕发新活力。
“秸秆变‘金条’,田里不冒烟!”在人潮溪镇秸秆收储转运点,玉米种植大户向辉云拉来一车玉米秸秆,过磅后领到6500元现金。这个县级秸秆收储中心加9个乡镇网点的“1+9”体系,让桑植秸秆综合利用率常年稳定在90%以上,既减少了焚烧污染,又为有机肥生产提供了原料。
从田间到餐桌,绿色生产体系贯穿始终。全县11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里,零化肥农药成了标配。生物防治取代化学农药,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便通过沼气工程变能源……在人潮溪镇茶叶基地,茶农采用物理诱虫灯和粘虫板防虫,产出的桑植白茶连续斩获国际农交会金奖半岛·BOB官方网站。
生态优势正加速转化为品牌价值。桑植白茶品牌价值达3.92亿元,去年产值突破7.32亿元。桑植粽叶、桑植蜂蜜等6个地理标志品牌,带动产业链产值超13亿元。在与省农科院的合作中,该县探索出“地理标志+农户”模式,每认证一个品牌就建立一套标准体系,让桑植产贴上生态优标签。“靠着‘桑植萝卜’地理标志,我的家庭农场年增收30万元!”人潮溪镇南滩村文凤家庭农场负责人卓文洲算起增收账,满脸自豪。
“土地入股得租金,进厂务工拿工资,年底分红分现金!”在浙江五芳斋规划合作的桑植粽子加工相关项目区域,五道水镇农户黄翠云畅想未来参与粽子包装工作时,忍不住算起了增收账。目前,浙江五芳斋与张家界康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确定合作意向,双方就粽子加工业务的合作细节正处于洽谈阶段,暂未正式实施。不过,当地已规划打造集1000亩以上糯米基地、粽叶加工、粽子生产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项目,未来有望让农户实现一地三收。现阶段,桑植县已培育4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19家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已覆盖全县80%村庄,为后续产业链项目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延伸让土特产变俏商品。在大鲵产业园,工人正将大鲵深加工成面膜、氨基酸饮料,30多个衍生产品让水中活宝身价倍增。农夫山泉茶饮料生产线投产后,桑植白茶从杯中茶变成瓶中饮,附加值提升3倍。“我们正冲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让产业链条再拉长、再加密。”县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股股长胡家连说。
农旅融合更让风景变钱景半岛·BOB官方网站。仙辰岛的波光里,游客体验共享菜园采摘。民歌寨的歌声中,城里人认养的茶树挂着专属名牌半岛·BOB官方网站。依托贺帅故里红色资源和“体育+文旅”模式,桑植年客流量达18万人次,带动乡村旅游收入超2亿元。“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GDP和城镇收入,靠的就是三产融合这盘大棋。”桑植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钟吉锋表示,下一步桑植将持续深化生态与产业融合,让新质生产力在田间地头结出更多硕果。
从科技赋能的实验室到绿色生产的示范田,从品牌响亮的产业链到农旅融合的新场景,桑植县用三产融合的实践证明,守住绿水青山,用好生态科技,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